今年元旦過后, 豬價 一路震蕩下行,至臘月二十四(1月15),全國生豬出欄均價跌至14.1元/公斤,較月初的16.5元/公斤跌去2.4元/公斤,累計跌幅接近15%,而與2022年10月19日28.3元/公斤的高點相比,已經腰斬。而節前最后幾日,受短期需求的提振,豬價出現小幅拉升,至1月19日,豬價回升至15.4元/公斤。1月28日,大年初七,屠宰開工,年后市場重啟,豬價卻再度開啟跌勢,至1月30日,多地豬價已經跌破7元一斤,養殖虧損持續擴大。新的一年,豬價能否低開高走?開啟新氣象?
春節期間生豬市場運行簡單回顧
春節期間,屠宰停工,散戶出欄意愿較弱,供應減少,豬價小幅漲跌調整。東北地區生豬市場交易較淡,市場主流價格在7.1-7.5元/斤間運行。華北地區豬價穩定為主,主流價格在7.6-7.9元/斤波動。華中地區市場購銷清淡,豬價主流價格在7.5-7.9元/斤左右波動。華南地區豬價先漲后落,廣東豬價一度漲至9元/斤,但成交極少,價格虛高,節后需求回落,價格相應下跌。西南豬價也是先漲后落,市場成交清淡,節后明顯承壓。
少量屠宰企業初三恢復開工,多數企業初七起開始復工。節日期間市場豬源較少,豬價短期有所回升,但隨著規模豬場節后恢復銷售,供需面仍寬松為主,豬價承壓。
節后需求回落,供應壓力繼續釋放
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2年,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,比上年下降0.2%;其中,商品零售增長0.5%,餐飲收入下降6.3%。疫情多發頻發對消費市場恢復擾動影響較大,尤其是餐飲行業。2022年11月、12月,豬價旺季大跌,除了前期壓欄及二次育肥等對短期供應的干擾之外,疫情對需求的影響或更為明顯。春節期間,雖然需求有一定增長,但增幅有限,仍未對豬價形成明顯支撐,節后需求顯然還是偏弱為主。
供應方面,節前生豬出欄均重拐點已現,但仍處于高位,大豬供應壓力節后仍將繼續釋放。據涌益數據,1月第二周,全國出欄生豬均重 124.54 公 斤,周環比下降 1.2%,較前期高點下降 4.7%,但同比增長 3.2%,其中150kg 以上生豬出欄占比 8.63%。
統計局:2022年肉類產量創歷史新高,禽肉增長明顯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2年,全國生豬出欄69995萬頭,比上年增長4.3%。全年豬肉產量5541萬噸,比上年增長4.6%。2022年末,全國生豬存欄45256萬頭,比上年末增加333萬頭,同比增長0.7%。其中,能繁殖母豬存欄4390萬頭,同比增長1.4%。
2022年,全國生豬出欄量接近7億頭,創2016年以來新高,而豬肉產量僅次于2014年,創8年新高。經過前幾年的大力復產,國內生豬市場產能已經完全恢復至非瘟之前,甚至已高于非瘟前的幾年,這也是去年豬價下跌的根本原因。
此外,近幾年,除了生豬市場產能快速回升外,禽肉、牛羊肉生產也步入快車道。2022年,全國禽肉產量達到2443萬噸,較2017年的1897萬噸增長28.8%,牛羊肉產量達到1243萬噸,較2017年的1194萬噸增長4.1%。2022年,全國豬牛羊禽肉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9227萬噸,較2017年增長796萬噸,其中,禽肉增長尤其明顯。牛羊肉、禽肉產量的增長,也對豬肉消費形成一定抑制。
發改委發布豬價過度下跌二級預警,收儲何時啟動?
發改委30日發布豬價過度下跌二級預警。
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,1月16日~20日當周,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.48∶1,連續三周處于5:1~6:1之間,進入《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》設定的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。
值得關注的是,發改委本次并未明確提到是否啟動收儲。根據預案,豬價進入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時,視情況啟動收儲,豬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,啟動收儲。而在年前,發改委已經組織部分大型生豬屠宰企業召開會議,深入分析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,建議屠宰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、提振市場需求,促進 生豬價格 盡快回升至合理區間。
去年同期,即2022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,豬糧比價連續6周處于5:1-6:1的二級下跌預警區間,但直至2月下旬,豬糧比跌破5:1,觸發豬價過度下跌一級預警,3月初,收儲才正式啟動。因此,現階段收儲或仍將暫緩展開。
整體而言,年后市場供應壓力依然偏大,大體重豬源仍將持續釋放壓力,而規模豬場為規避風險,回籠資金,短期仍可能繼續加快出欄節奏,而需求方面雖然年后開工已重啟,但消費淡季終端消費拉動有限。而政策調控方面,豬價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已如期發布,但收儲信號仍未釋放,收儲仍待時日。預計短期豬價仍有下跌的風險,今年上半年豬價走勢或將復制去年同期走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