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期間那叫一個熱鬧,鞭炮煙花響不斷,而國內 生豬價格 卻因生豬購銷停滯定格在了節前水平。目前,生豬均價為15.37元/公斤,對比元月中旬低谷時期小幅度上漲7.93%,但較于四季度高點累計下跌了55.61%,長期處于“低迷”狀態。
近期,雖然 飼料價格 有所下調,但仍處于高位。據發改委監測,1月3至6日,全國豬糧比價為5.93:1, 豬價 因過渡下跌進入三級預警區間,養豬戶普遍虧損,其中自繁自養一頭生豬虧損近300元,而二育虧損近500元。
生豬供應過剩將持續
據官方數據統計,2022年全年豬肉產量高達5541萬噸,到達了非瘟以來的新高點,環比去年上漲4.6%。從年末生豬存欄來看,2022年末,國內生豬存欄大概在4.53億萬頭,生豬存欄恢復到常年水平,同比去年上漲0.7%,市場產能在逐漸兌現。
從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來看,在2022年末時,大致有4400萬頭,高于正常保有量300萬頭!2022年5-12月,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持續增長,不過,10月后,受豬價“斷崖式”下跌的影響,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下降,能繁母豬存欄量漲幅減緩,但產能卻逐漸步入過剩階段。
綜上所述,2023年國內生豬市場或將延續供給寬松的基本局面,而生豬市場的轉機來源于全國各地解封。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,從2022年12月22日以來,各省份報告人群核酸檢測陽性數逐步下降,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.5萬,陽性率在1月23日降至5.5%。有專家表示,病毒有些“傳不動”了?;叵肭皫讉€月豬價的“暴跌”,全國最低均價跌至7.2元/斤,已經跌破了廣大養豬戶的成本線,一定程度也受“口罩問題”的影響!
在2022的上半年,全國各地進入封控狀態,居民普遍居家,餐飲行業受阻;而到了年底,隨著防控政策的開放,各地陸續進入感染高峰,小羊人都躺在家中嗷嗷叫,餐飲消費還是不理想。
另一方面是因為9、10月份生豬價格的“插翅上漲”,導致養殖端普遍對后市抱有看漲心理,壓欄惜售情緒轉濃,市場二育、三育現象屢見不鮮。
目前,小羊人陸續減少,經濟開始復蘇,人員流動限制解除,餐飲行業、酒店堂食陸續恢復“元氣”,疊加豬糧比下降,豬肉收儲預期明顯提升,豬價上漲的機會來了。
2023年豬價或將穩中略漲?
眾所周知,豬肉消費分淡、旺季,一般來講,上半年較為豬肉需求較為“低迷”,而豬價也會處于偏低水平,下半年由于節假日較多,疊加天氣轉涼,豬肉需求上移,豬價也將達到全年高點。
雖然2022年的下半年豬價卻打破了這種規律,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態勢。但就2023年目前的生豬價格來講還是較為符合的。受過年期間飲食發生改變,三餐以大魚大肉為主,許多老百姓體重蹭蹭往上漲,年后進入減肥階段,豬肉需求大幅度下降進入淡季,而當前的生豬價格下跌范圍逐漸擴大,豬市普遍處于虧損階段,疊加,市場生豬供給偏松,豬價迎來一波下跌潮。
不過,由于養殖散戶年前出欄較多大肥,年后壓力稍緩,惜售挺價積極性轉濃,部分養豬戶有賭行情的現象,抄底炒作不斷,因此生豬價格還是有反彈的機會。
據朱增勇預計,2023年生豬價格大概率持穩略漲,全年依然可以實現盈利,不過局部時間高點不會高于2022年10月上旬的價格,所以要做好能繁母豬管理,不要盲目擴產。
牧原生豬市場份額占比8.74%!
上市豬企出欄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,其中,“豬茅”牧原2022年生豬出欄高達6120.1萬頭,溫氏年度出欄1790.86萬頭,新希望年度出欄1461.39萬頭。其中,牧原的年度出欄量,就占了市場份額的8.74%。據分析,國內2021年排名前十的上市豬企出欄量在生豬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4.94%漲至17.02%,排名前二十的上市豬企出欄量在生豬市場份額約為21.41%,可見生豬養殖規?;M一步加劇。
現如今散戶養豬是越來越難,部分養殖戶已退出暗潮涌動的豬市,為龍頭豬企提供市場空間。小編建議,養殖戶“不賭豬”,理性分析豬價行情,保持合理出欄節奏,落袋為安方位上上之策。